成都西航港三年級數(shù)學輔導計劃哪家好 _戴氏小學補習班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退位減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退位減教學內(nèi)容:教科書第62~63頁的內(nèi)容。教學目標:1.在具體情境中,經(jīng)歷探索筆算減法中隔位退位計算方法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2.進一步發(fā)展自主探索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教學重點: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減的計算方法。教學難點:理解隔位退位減的算理。教學過程:一、...
,成都小學生課外輔導培訓機構哪家好
戴氏教育小中高課外輔導培訓,專注文化課補習培訓30年,針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教導,從基礎上矯正學習能力,為以后打下良好基礎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厘米、毫米單位的換算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厘米、毫米單位的換算
教學內(nèi)容
P30-31 長度單位的換算
教學目標
1、探索長度單位間的換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換算;
2、培養(yǎng)目測與估計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探索長度單位的換算方法。
教學難點:理解長度單位的換算的算理。
教學準備:直尺、米尺、課后延伸的表格、7厘米或20厘米長的紙條。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并讓學生比畫單位的長度。
米 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2、你知道這些長度單位間的關系嗎,填空:
1米=( )分米
10厘米=( )分米
1厘米=( )毫米
二、探索方法
1、教學例題
(每個學生準備一根紙條:長7厘米或2分米)
學生用直尺量一量紙條的長度并匯報,教師板書:
7厘米 70毫米
20厘米 2分米
7厘米 2分米
(1)7厘米與70毫米的紙條,哪個長,為什么?
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重點講解方法之一:因為1厘米=10毫米,7厘米有7個10毫米,也就是70毫米,所以7厘米=70毫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2)20厘米和2分米,哪個長,為什么?
學生討論,并小結:因為10厘米=1分米,20厘米有2個1分米,也就是2分米,所以20厘米=2分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3)7厘米和2分米,哪個長?
能不能直接比,怎么辦?
引導學生討論,2分米=20厘米,7厘米小于20厘米,所以7厘米小于2分米。(將兩個紙條比較,驗證。)
并小結:兩個數(shù)量的單位不同,不能直接比時,通常把他們統(tǒng)一成相同的單位再進行比較。
2、揭題
今天我們學習的就是單位間的換算。(出示課題)
3、鞏固練習,完成P30兩個例題。
問題出示后,學生直接匯報答案,并說說是怎樣想的。
三、課堂練習
1、想想做做1
學生按要求先用厘米作單位測量圖形中各條邊的長度,并用毫米作單位,說出圖形中各邊的長度。匯報時,引導學生說說長方形和正方形邊的特點。
2、填空:
50毫米=( )厘米
9分米=( )厘米
( )分米=3米
40分米=( )米
3、完成想想做做3
學生匯報時,要讓學生說說是怎樣想的。并小結:當單位不同時,我們通常怎樣比較兩個數(shù)量的大?。浚▎挝徊煌瑫r,通常可以把它們化成一致的單位,再進行比較。)
4、完成想想做做2
學生獨立完成,并匯報。
再讓學生合作測量自己的手掌寬度以及步長,匯報時鼓勵學生用不同的單位進行描述。
教師小結:手掌的寬度、步長都是我們的身體尺,了解了自己的身體尺,有利于我們進行估計和測量。
5、想想做做4
按要求完成練習。
6、綜合運用
(每個合作小組課前準備了一只盒子、一份表格)
能裝得下嗎? 第 小組
能裝下
裝不下
目測
通過測量
進行判斷
實際裝一裝
【厘米、毫米單位的換算】相關文章: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認識直角》教學設計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認識直角》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二年級下冊第72頁到第75頁教學目標:1.結合生活情境認識直角,通過折折、拼拼、比比等活動加深學生對直角的認識。2.使學生學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會用已知的直角比一比的方法判斷直角。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增強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退位減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退位減
教學內(nèi)容:
教科書第62~63頁的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 在具體情境中,經(jīng)歷探索筆算減法中隔位退位計算方法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 進一步發(fā)展自主探索以及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隔位退位減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隔位退位減的算理。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作好鋪墊
談話: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三位數(shù)的筆算減法,這里有兩道題請你用豎式計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兩名學生板演計算過程。)
出示: 748 212
- 352 -108
學生獨立進行計算,然后匯報結果。
提問:個位2減8不夠減,你是怎么算得?
小結:筆算三位數(shù)減法要注意什么?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繼續(xù)學習三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出示課題:退位減法)
二、自主探究,學習新知
1、教學例題
出示例題的主題圖
提問:2000年奧運會在澳大利亞的悉尼隆重舉行,你知道我國有多少名運動員參加嗎?(點擊計算機)從圖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你能提出用減法計算的問題嗎?我們來看看豆角老師是怎樣說的?(點擊計算機)
2、繼續(xù)教學例題。
⑴談話:求“男運動員比女運動員少多少名”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
學生回答后,教師板書:202-108= (名)
列出豎式,讓學生觀察豎式,并思考:按我們已經(jīng)學過的減法的計算方法計算,怎么算?
談話:個位上不夠減,要從十位上退1,仔細觀察十位上是幾?聽聽茄子老師是怎么說的?十位上又是0,小辣椒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的?你能用撥算珠的辦法試一試嗎?
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撥算珠計算。
可以自己計算,也可以與同學合作,并且匯報:你用撥珠的方法怎樣計算?
在班內(nèi)交流撥算珠計算的方法。在交流過程中提問:
①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十位上又是0,你怎樣撥珠?
②百位上撥去1顆算珠,接下去應該怎么辦?十位撥上10顆算珠,接著怎樣撥珠?
⑶聯(lián)系撥珠的過程進行豎式計算。
提問:你能根據(jù)撥珠的過程用豎式進行計算嗎?請你在書上計算。
匯報計算過程:誰來說一說你是怎樣算的?為什么十位上是0要向百位借1?
與復習題212-108比較:計算時有什么不同?
3、鞏固練習:403-158=
匯報計算結果和計算過程。
小結:個位不夠減,要從十位退1,十位不夠減要從百位退1,十位上只有9個十。
2、教學“試一試”:1000-537=
談話:我們已經(jīng)會算這道被減數(shù)十位上是0的算式,1000-537你會算嗎?看一看,被減數(shù)有什么特點?
⑴讓學生獨立計算。
⑵在小組內(nèi)交流。
⑶在班內(nèi)匯報。讓學生寫出計算的豎式,指著豎式說出自己的計算過程。
4、鞏固練習:600-347
提問:我們今天計算了202-108和1000-537這兩道題,誰來說一說計算三位數(shù)的退位減法要注意什么?(教師小結時突出哪一位不夠減,就要從前一位退1。)
三、鞏固深化,形成技能
1、做“想想做做”第2題。
談話:勤勞的啄木鳥,看到大家認真地計算每一道題,也想和你們一起學習呢。
你能幫啄木鳥指出題中的錯誤在哪些嗎?(在小組里先討論。)
小結:第1題百位沒有退1,第2題十位沒有退1,底3題個位、十位用減數(shù)去被減數(shù),希望小朋友在計算時不要出現(xiàn)這樣的錯誤。
2.做“想想做做”第4題。
談話:啄木鳥幫小樹治好了病,牙科醫(yī)生也要幫小朋友檢查一下牙齒,觀察題中插圖,你了解到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問題?
自由發(fā)言,一人提出問題,全班同學列式計算。
3、做“想想做做”第3題的第一組、第三組題。(用小黑板出示)
觀察第三組題,提問:用1000-129的確比較難,你能用比1000小一點的數(shù)來減嗎?
四、總結評價,點撥學法
談話:小朋友,今天我們學到了哪些新知識?計算時我們應該注意些什么?當被減數(shù)的某一位是0時,該怎樣算呢?
五、課堂練習:
想想做做第1題的最后一題,第3題的第二組題。
【三位數(shù)減三位數(shù)退位減】相關文章:
,
成都小學補習培訓學校
成都小學暑假文化課補習班,專注小學文化課補習培訓咨詢028-66005882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認識角》教學設計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認識角》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四冊P7376內(nèi)容教學要求:1.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2.使學生初步學會做角,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3.使學生知道角有大小,會用重疊的方法比較角的大小。4.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體會數(shù)學與生活的密切關系。5.創(chuàng)設平等和諧、積極向上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