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營門口小學數(shù)學補習價格多少 _戴氏小學補習班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米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說明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米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說明教學內(nèi)容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52~53頁。教學目標1.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表象。能根據(jù)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進行一些直觀的判斷與思考。2.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3.在小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
,上課方式:"一對一"VIP班 "2-6人"精品小班 "10余人"大師班課程特色:名師輔導,高分保優(yōu)
小學文化課補習培訓暑假班搶先優(yōu)惠報名!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確定位置”教學設計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確定位置”教學設計
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56~57頁的例題、“試一試”和“想想做做”。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個、第幾組第幾個、第幾層第幾號等方法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或根據(jù)平面位置確定物體。
2. 使學生體會生活里處處有數(shù)學,進一步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
3. 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激發(fā)主動參與的意識,體驗與同學合作的樂趣。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小朋友,你的家在什么地方?老師住在新華園3幢304號,你也會像這樣介紹你住在什么地方嗎?
學生匯報。
一、 揭示課題
通過剛才的談話,我們知道像老師的家和小朋友們的家都有它所處的位置。那么在生活中怎樣確定物體的位置呢?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習的內(nèi)容。(板書課題:確定位置)
二、 在生活中學習
1. 認識“第幾排第幾個”。
(1) 今天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晃慌笥选?/p>
(播放課件。小猴說:“大家好,你們想去參觀動物學校嗎?”配音:動物學校里有好多的小動物。小兔介紹:“大家好,我是小兔?!毙⌒芙榻B:“Hello,我是小熊?!毙—{子介紹:“小朋友們好,我是小獅子。”配音:小動物們早操的時間到了。小動物們一排一排地排好。)
(2) 初步明確確定位置的方法。
(播放課件。小猴說:“我在第1排第1個?!毙⌒苷f:“我在第2排第3個?!保?/p>
根據(jù)小動物說的話,你認為哪兒是第一排?哪兒是第二排?你來指一指。
看大屏幕,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課件每排分別閃爍)在這里,我們約定:數(shù)第幾排時從前往后數(shù),數(shù)第幾個時從左往右數(shù)。
(3) 回答。
請小朋友們認真聽,看誰能回答小動物的問題。
小貓和小獅子分別提問:“我站在第幾排第幾個?”
指名回答。
(4) 說一說。
這里有你喜歡的小動物嗎?它在第幾排第幾個?跟同桌說一說。
請一組小朋友上來邊指邊說,其余小朋友做裁判。
如我喜歡的動物在第1排第5個,是小兔。說對了,其他小朋友邊拍手邊說“對對對,請上位”。
(5) 猜一猜。
① 現(xiàn)在請一個小朋友用第幾排第幾個說一個位置,讓大家猜這個位置上的小動物是誰。
如我喜歡的小動物在第4排第5個。大家猜“小狗”。
② 老師喜歡的小動物在第1排第3個,是誰?其他小動物分別在第幾排第幾個?
③ 歸納: 剛才我們用“第幾排第幾個”確定了小動物的位置。(板書:第幾排第幾個)
2. 認識“第幾組第幾個”。
(1) 認識各組。
我們把最左邊的這一組看做第1組。
教師指第2組,提問: 這是第幾組?
第4組的小朋友,跟老師揮揮手。
第7組的小朋友,起立。
第8組的小朋友,你們在哪里?
(2) 練習。
① 知道自己坐在第幾組第幾個嗎?
先指名說,再提問: 你是怎么數(shù)的?
然后同桌互相說一說。
② 我們做一個對口令的游戲。
第1組第3個在哪里?大家拍手: 快,快,快!第1組第3個。小朋友起來揮手說: 第1組第3個在這里。
第6組第3個在哪里?大家拍手: 快,快,快!第6組第3個。小朋友起來揮手說: 第6組第3個在這里。
……
③ 大家都有好朋友吧?用眼睛看一看:你的好朋友坐在第幾組第幾個?
④ 小朋友發(fā)言積極,表現(xiàn)真棒!老師想和你們交朋友,我想和第2組第4個小朋友交朋友。(相應位置的小朋友走上臺前和老師握手)
我還想和第6組第4個小朋友交朋友……
(3) 找座位游戲。
剛才我們用第幾組第幾個確定了位置。(板書:第幾組第幾個)現(xiàn)在小朋友都知道自己的座位號了吧。請拿出寫有“第()組第()個”的卡片,在上面填上自己的座位號。寫好后同桌互相檢查。然后將座位號由后往前傳給老師,我將順序打亂后再重新發(fā)給你們,每人從中任意拿1張。最后請大家根據(jù)新的座位號找到新的座位。(學生活動,播放輕快的音樂)
3. 認識“第幾層第幾號”。
(1) 天漸漸黑了,月亮婆婆出來了。小動物已經(jīng)回家休息了。(課件出示相應的畫面。小猴說:我住在第2層第3號)
提問: 誰知道小猴的家在哪里?
其他的小動物住在第幾層第幾號呢?
(2) 動物學校來了3個小客人(課件出示: 蛇、小雞、獅子),你能幫它們安排一下房間嗎?
根據(jù)學生安排的情況,分別將3個小動物用鼠標移到相應的位置。
(3) 小動物們按照第幾層第幾號住進了自己的家。我們班有不少小朋友也是住在樓房里吧。你能告訴大家,你家住在第幾層第幾號嗎?
在介紹中,進一步明確“第幾層第幾號”的各種不同表達方法。
三、 在生活中應用
1. 生活中,需要確定位置的情況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
2. 讓我們就到電影院看一看。(課件出示電影院座位表)
排數(shù)怎樣排的?座位號又是怎樣排的?你能從圖上看出來嗎?
小明和小紅也來看電影了,你知道小明是從哪個門進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紅呢?
你能幫他們找到座位嗎?請你上來找一找。
小亮和小青,一個是2排6座,一個是2排5座,他們的座位在一起嗎?
3. 擺圖形。
我們來做一個擺圖形的游戲。同桌合作完成,從課桌里拿出一張方格紙,以及信封里的5個圖片。
今 第2排 第2個◆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認識平均分(2)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認識平均分(2)【教學內(nèi)容】國標版第三冊P32-33【教學目標】1、讓學生經(jīng)歷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的過程,進一步感受平均分的含義,掌握按指定的份數(shù)平均分物體的方法。2、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窘虒W過程】一、課前引入,初步探索平均分的第二種分法。今天徐老師帶了一些漂亮...
天 第3排 第3個
真 第4排 第4個
開 第5排 第5個
心 第6排 第6個
看方格紙,從下往上數(shù),分別是第1排、第2排,一直到第7排。從左往右數(shù),分別是第1個、第2個,一直到第7個。要求是將5個圓片按上面指定的位置貼在相應的格子里。
你們在圖中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句話:今天真開心?。?/p>
四、總結
今天學會了什么?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來確定位置?
指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可以用其他的方法確定位置,只要你留心觀察,你就會有所發(fā)現(xiàn)。
【“確定位置”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米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說明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米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說明教學內(nèi)容
蘇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52~53頁。
教學目標
1. 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表象。能根據(jù)初步形成的1米的表象,進行一些直觀的判斷與思考。
2. 知道1米=100厘米,能用米尺測量物體的長度。
3. 在小組活動中,學會與他人合作解決問題,逐步養(yǎng)成認真、細致的學習態(tài)度和習慣。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米尺、卷尺、剪刀、綢帶、膠帶、標簽紙等。
學生按小組準備:米尺、卷尺、剪刀、綢帶、標簽紙等。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引入
談話:昨天老師讓大家回去測量自己的身高,都量了嗎?誰來說一說,你的身高是多少?(學生交流自己的身高)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用了同一個字“米”。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米(板書課題)。量比較長的物體,常用“米”作單位。
二、 初步認識1米
1. 估計1米的實際長度。
談話:老師的身高是1米72厘米,你能估計一下,從地面到老師身上的哪兒大約是1米高呢?(學生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進行估計)
談話:大家都想估計,那我們來做個游戲好嗎?請兩個同學把這卷綢帶慢慢地拉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拉開的綢帶,如果你覺得拉開的綢帶的長夠1米了,就立即喊“?!薄#▽W生活動)
啟發(fā):(指拉開的綢帶)這段綢帶的長正好是1米嗎?怎樣才能知道它到底有多長?(可以用尺量一量)
[說明:對于“米”,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從身高談起,再讓學生大膽地進行估計,喚醒了學生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找準了知識的生長點,為下面的學習做好準備。]
2. 認識1米。
出示米尺。
談話:這是一把米尺,它的長度是1米。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米尺,看一看1米有多長。
提問:看一看、數(shù)一數(shù)米尺上的刻度,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板書:1米=100厘米。
3. 用米尺量。
談話:怎樣用米尺量出剛才綢帶的長度是不是1米呢?誰來試一試?
指名量出一根1米的綢帶,再讓每個小組照樣子量出1米長的綢帶。
提問:張老師想知道到底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誰來幫老師量一量?(學生測量后,在1米的位置貼上標簽)
談話:同學們想不想知道自己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呢?同桌合作,互相量一量。
討論:標簽離地面都是1米,為什么貼的位置各不一樣呢?
[說明:學生的年齡小,合作學習的經(jīng)驗不足,適時進行合作的指導和示范,可以使合作更有秩序,更富實效。同時,又兼顧并重視了合作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個體體驗與思考。]
談話:現(xiàn)在同學們知道1米有多長了嗎?請大家張開雙臂,估計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長一些,還是短一些?
小組活動后,組織交流。
提問:你能用兩手比畫出1米大約有多長嗎?
學生用手比畫1米的實際長度。
談話:請每個小組在教室里任意選一樣東西,量一量,看從哪兒到哪兒的長正好是1米。
小組活動后,交流匯報。
[說明:讓學生先用自己的一庹和1米比一比,再伸出兩手比畫1米有多長,學生的比畫有了參照,就會比畫得更準確。這些活動使學生充分感悟了1米的實際長度,初步建立了1米的長度表象。]
三、 深化對1米的認識
(1)提問:你能估計出1米長的隊伍大約能有幾人嗎?(學生可能想到:豎著排,大約有5人;橫著排,大約有3人)
提問:想一想,同樣是1米長的隊伍,為什么有的大約有5人,有的大約有3人呢?
(2)要求:估計一下,用我們平時的步子走1米長的路,大約要走幾步?(請幾個同學上來走一走)
提問:同樣走1米,為什么走的步數(shù)不一樣?
談話:同學們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約要幾步嗎?小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離,每個同學都來走一走。
小組活動后,組織交流。
(3)談話: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想一想,1米有多長。睜開眼睛,伸出雙手,比畫一下1米的長度。
(4)提問:知道1米有多長了吧?如果不用米尺量,你能剪出一根1米長的綢帶嗎?
學生活動后,用尺量一量剪出的綢帶是不是1米長。
[說明:通過排1米長的隊伍需要幾人,走1米長的路需要幾步這些學生感興趣的活動,引導學生逐步加深對1米的認識。在充分活動的基礎上,讓學生靜靜的思考,通過閉眼想和再次比畫,力求在頭腦中建立清晰的1米的表象。進而,再次讓學生根據(jù)表象剪出1米長的綢帶,并借助測量加以調(diào)整,學生頭腦中1米的表象將逐步精確。]
(5)談話:請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學生活動后,組織交流。
(6)完成“試一試”。
先分別估計黑板的長和寬、教室門的寬和高,再小組合作,量一量,填一填。
(7)談話:老師站在這里,誰能上來找到一個位置,使你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正好是1米?能再找到一個離老師1米的位置嗎?還能再找到這樣的位置嗎?
學生紛紛站在老師身邊,最后圍成一個半徑是1米的圓形。
四、 課堂總結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哪些收獲?
【“米的認識”教學設計與說明】相關文章:
,
小升初文化課銜接班報名
文化課補習培訓班,銜接補習班,打好基礎,無縫銜接新學期課程。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觀察物體”教學設計文章內(nèi)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觀察物體”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讓學生觀察實物,使學生初步體會從不同角度觀察物體所看到的形狀是不同的;能辨認從不同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培養(yǎng)學生空間相象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2.經(jīng)歷從不同位置觀察物體形狀的活動,體會局部與整體的關系。3.激發(fā)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