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應該上補習班嗎
,成都小學補習培訓學校
成都小學暑假文化課補習班,專注小學文化課補習培訓咨詢028-66005882
教學內(nèi)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二課時(第68、70頁內(nèi)容)。教學目標1.使同學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xiàn)象,并能在方格子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2.通過學生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shù)學美。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教學重難點能辨認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子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
,成都小學生課外輔導培訓機構(gòu)哪家好
戴氏教育小中高課外輔導培訓,專注文化課補習培訓30年,針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教導,從基礎(chǔ)上矯正學習能力,為以后打下良好基礎(chǔ)
本單元第一次教學除法,要使學生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能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教學內(nèi)容大致分成兩部分,第30~35頁教學平均分,第36~41頁教學有關(guān)除法運算的知識。教材在編寫上有三個方面的特點。
第一,過去的數(shù)學教材,把除法人為地分成兩類,即平均分(把一個數(shù)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是多少)和包含分(求一個數(shù)里有幾個另一個數(shù)),強調(diào)這兩類之間的不同,卻無法把它們溝通,實質(zhì)上削弱了除法的意義,造成了機械記憶的學習狀況。新課程認為,這兩類問題都是每份分得同樣多的問題,在本質(zhì)上是一致的,沒有必要把它們機械地割裂開來。
第二,除法意義是分階段逐漸理解的,首次教學除法,把理解其意義定位在它是解決平均分問題的一種運算。因此,認識除法需要先建立平均分的概念,這是教材分兩部分編寫的原因。
第三,把除法知識的教學與用除法解決實際問題有機結(jié)合起來。例題教學除法的知識,都在現(xiàn)實的問題情境里進行,練習題幾乎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實際問題。這樣編排,增強了計算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也提高了計算教學的效率。
1. 聯(lián)系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認識平均分。
在教學本單元前,每一個學生都有過分東西的經(jīng)歷,但沒有研究分東西活動里的數(shù)學內(nèi)容。教材認為這種經(jīng)歷是可以利用的教學資源,只要從中提取數(shù)學內(nèi)容,理解其本質(zhì)屬性,就能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1) 體會平均分的含義,初步認識平均分。
第30頁上面的一道例題是一個非常開放的問題,創(chuàng)設的活動情境是分6個桃,至于分成幾堆、每堆分幾個以及怎樣分都沒有規(guī)定,讓學生自主選擇確定。按自己的興趣與思考分這6個桃,會出現(xiàn)許多種結(jié)果。交流各人分的結(jié)果,會出現(xiàn)兩類情況: 一類是把6個桃分成若干份,每份的個數(shù)有多有少;另一類是不管分成幾份,每份分得的個數(shù)同樣多。指向后一種情況引進平均分的概念,突出無論分的過程怎樣和結(jié)果分成幾份,只要每份分得同樣多就是平均分。顯然,每份分得同樣多是平均分概念的內(nèi)涵。
試一試鞏固初步認識的平均分。讓學生分8個桃,也是開放的問題,與例題的不同是按照每份分得同樣多的要求去分,至于分成幾份、每份幾個不要求全班一致。在動手分桃前,先想一想什么是平均分以及自己打算怎樣分,有助于操作和交流。
(2) 聯(lián)系平均分的操作,體會平均分。
第30頁下面的一道例題和第32頁的例題都提出了分的要求,由學生開展分的活動,通過分的過程與結(jié)果進一步體會平均分的意義。
前一道例題中,樹上有8個桃,每只小猴分2個桃,問題是可以分給幾只小猴。解決這個問題首選的方法是實物操作,聯(lián)系分桃的活動看教材里的圖畫,體會每只小猴分得桃的個數(shù)同樣多,這道題是把8個桃平均分。試一試通過分小棒,體會無論是每2根一份、第3根一份或每4根一份,都是每份分的根數(shù)同樣多,都是平均分。想想做做第2題指導學生在圖畫上用圈一圈的方式進行每幾塊一份的平均分,一方面能提高分的活動效率,另一方面能更清楚地感受每份分得的同樣多。在解答第3題時,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分的活動方式,用學具代替氣球或者在圖畫上做記號開展分的活動都可以。
后一道例題把8個桃平均分給2只小猴,教材里呈現(xiàn)的三種分的過程是比較典型的情況。一種是按部就班地每次分給每只小猴1個桃,像這樣重復操作直到全部分完。一種是直接分給每只小猴4個桃,一下子就全部分完了。還有一種界于前兩種分法之間。無論哪種分法,都是以平均分的概念為基礎(chǔ): 2只小猴分得的桃要同樣多。至于分的過程有的快些、有的慢些,與學生的數(shù)感、經(jīng)驗以及性格特點有關(guān),不存在誰優(yōu)誰劣的區(qū)別。在被平均分的物體總數(shù)比較多或者平均分成的份數(shù)比較多的時候,可以適當慢些分,不要追求一次就全部分完。而慢慢地分幾步更能體會平均分的含義每份分得同樣多。想想做做第1題在圖畫上用畫箭頭的方式平均分,就體現(xiàn)了這樣的意圖。
(3) 整合認識,進一步理解平均分。
第34頁例題是平均分的第四道例題。在前面的三道例題中,學生體會了平均分的含義,開展了平均分的活動,這道例題把前面的教學內(nèi)容綜合起來,構(gòu)建對平均分的整體認識。
例題創(chuàng)設的問題情境是把12枝鉛筆平均分,聯(lián)系前面教學的知識,可以先確定每幾枝為一份,得出分成這樣的幾份。也可以先確定分的份數(shù),得出每份分得的枝數(shù)。所以,這道題平均分的活動是很開放的。學生之間分的過程會不同,分的結(jié)果也會不同,在交流中能進一步體會不管怎樣分,只要分的結(jié)果是每份同樣多,就是平均分。
教材里呈現(xiàn)了每份3枝,分成4份和平均分成4份,每份3枝兩種分法,目的是引導學生體會兩種分法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感受數(shù)量間的因果關(guān)系。想想做做里的每道題都設計了把總數(shù)平均分的兩種情況,能加強對平均分的理解。第1題的得數(shù)在擺圓片時知道,其他題的得數(shù)能在圖畫中看到。另外,第2~5題幫助學生從平均分的視角觀察現(xiàn)象,把獲得的數(shù)據(jù)填入括號,逐漸學會用數(shù)學語言表達平均分的現(xiàn)象。這樣的表達有助于清晰地認識平均分的概念,對下面的認識除法也十分有益。
2. 聯(lián)系平均分的活動,教學除法知識。
除法知識包括除法的意義,除法算式的寫法與讀法,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等內(nèi)容,除法意義是重點。教材編排兩道例題教學除法的知識,在突出重點的前提下,合理地安排其他知識的教學。注意遵循兒童的特點,先幫助學生有意義地接受除法知識,再在練習中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1) 有意義地接受除法知識。
第36頁例題用除法計算按每份幾個,一份一份地分的問題,第37頁例題用除法計算平均分成幾份,求一份多少的問題,兩道例題都是計算平均分的問題。由于學生已經(jīng)建立了平均分的概念,掌握了平均分的兩種情況,因此具有有意義地接受除法的基礎(chǔ)。前一道例題是首次教學除法,在講除法意義的同時,講了除法算式的寫法與讀法。后一道例題在教學除法意義的同時,教學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
兩道例題的編寫都設計成兩個層次,首先讓學生應用已有的經(jīng)驗解決問題,可以進行學具操作,也可以開展推理活動。在這個層次里體會例題的問題是平均分的問題,為接受除法搭建平臺,同時獲得問題的答案,它是除法算式的得數(shù)。然后講述除法的知識,指出這個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使學生明白除法是解決平均分問題的一種運算。例題后的試一試是列除法算式解決平均分的實際問題,從中感受除法算式的寫法,體會算式各部分的實際含義,起消化新知識的作用。除法算式的被除數(shù)已經(jīng)寫出,除數(shù)與商留給學生填寫,有助于把平均分和除法聯(lián)系起來思考,從而理解除法的意義。
(2) 通過練習,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學生在例題里接受了除法,需要通過練習形成除法的概念。練習四里的實際問題,大致分兩個層次編排。第一層次是第1~5題,每道題里都有兩小題,分別是平均分的兩種情況。在理解題意,操作學具或者從圖畫里獲得問題的答案之后,寫出除法算式。這些題讓學生反復體會平均分的問題可以用除法計算,除法是解決平均分的問題的一種運算。第2~4題配合圖畫的三句話,描述了圖中的數(shù)量關(guān)系,揭示了平均分的實質(zhì)。第5題只有圖畫,讓學生應用前幾題的方式理解并講述圖意,再寫除法算式。第二層次是第7~10題,分別從三個角度分析圖畫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靈活應用認識乘法和認識除法這兩個單元里的知識,初步體會乘法與除法是有聯(lián)系的,從而進一步理解除法。同時,也為用乘法口訣求商作些鋪墊。第7~9題各設計了三小題,配合圖畫的文字敘述引導學生多角度地理解圖意。教學可以分兩步進行: 先是邊讀文字邊看圖畫,逐一列出算式;然后是只看圖畫,不讀文字,反思剛才是怎樣理解圖意的,根據(jù)圖畫里的哪些條件,提出了什么問題,是怎樣解答的。這樣,教學第10題時,就有了看圖提出問題的能力。根據(jù)圖意,這道題可以列出許多算式,教材用你能說出哪幾道算式鼓勵學生發(fā)散思維。在獨立列算式和相互交流后,可以適當進行整理。如看了圖畫里的黃瓜能說哪些算式?辣椒呢?培養(yǎng)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
【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認識除法】相關(guān)文章:
教學內(nèi)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觀察物體第二課時(第68、70頁內(nèi)容)。
教學目標
1.使同學通過觀察、操作初步認識軸對稱現(xiàn)象,并能在方格子上畫出簡單圖形的軸對稱圖形。
2.通過學生活動,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學會欣賞數(shù)學美。
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讓學生在合作中交流、學習、互動。
教學重難點
教材分析本單元教學用1~6的乘法口訣求商。學生列出除法算式后,不再需要通過平均分的操作尋找得數(shù),而是用口算求商。教材只編排一道例題,著重教學用口訣求商的思考方法。為了便于學生掌握方法、形成技能,想想做做把口訣求商的教學分成兩段編排,第1~5題,被除數(shù)為12以內(nèi)數(shù)的除法;第6~9題,被除數(shù)是比12大的數(shù)的除法。練習五是全單元的綜合練習,以除法口算為主,適當穿插乘法內(nèi)容,起組織新的認知結(jié)構(gòu)的作用。教材...
能辨認對稱圖形,并能在方格子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
教、學具準備
課件、學生每人一張蝴蝶形的彩紙、一件蝴蝶衣裳、兩張彩色紙、一枝水彩筆、一把剪刀、尺子,各種對稱的裝飾品。
教學過程
一、用生動的畫面引起學生的興趣,創(chuàng)設充滿人文性的教學環(huán)境(課件出示蝴蝶畫面)
1.(多媒體展示美麗的動物城畫面)配合音樂,師說:有一只蜻蜓在動物城里玩,遇到了辛勤工作的蜜蜂,看見了一座座漂亮的房屋。(課件)蝴蝶說:瞧。自己做了一件衣服,但是穿起來很不合身,怎么辦?(出現(xiàn)三種不對稱的衣服圖形)師說:于是,蝴蝶去找蜻蜓幫忙。
2.(課件展示飛的過程)師說:一路上,蝴蝶看到許多美麗的景色,遇見許多動物朋友。(課件出現(xiàn)實物)瞧,美麗的孔雀走來了,還有知了、七星瓢蟲、螃蟹。
3.師說:小朋友,它們美嗎?你能說說你覺得它們哪兒美?(學生自由回答)那咱們把它們畫下來(課件出現(xiàn)蝴蝶圖片),好嗎?
二、讓學生帶著美的印象去嘗試、自主探索,初步感知對稱圖形的特點
1.(指著蝴蝶形)師說:這么美的圖形你想不想剪出一個來?請小朋友們拿出一張彩紙,用剪刀剪出這只蝴蝶,行嗎?(實物投影,請學生說一說怎么剪的?)師又說:有的小朋友剪出的蝴蝶為什么不像呢?為什么有的小朋友又能剪出美麗的蝴蝶呢?蝴蝶的形狀到底有什么特點,讓咱們來研究研究。
2.(小組活動)學生觀察老師提供的蝴蝶圖形,說說它在形狀上的特點。(學生通過折一折的方法,體會蝴蝶左右形狀一樣)怎樣才能使蝴蝶左右形狀一樣呢?(左右對折。)
3.師說:我也用這種方法來折一折,剪一個對稱圖形。(師操作并請學生評價。)你們還想不想剪一剪?甚至比老師剪得還漂亮?
4.師說:咱們來進行一個比賽,看這次誰能夠剪得比上一次更快,剪的形狀更新穎。(展示學生剪出的對稱與不對稱圖形。)
①請同學介紹你的作品,怎樣剪的?
②為什么這樣剪?只有這樣剪,左右才是對稱的,我們就把這條折痕叫做對稱軸,對稱軸的左面和右面形狀是一樣的。(課件展示對稱軸。)
③師生共同合作畫對稱軸。
5.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很多對稱圖形。(課件展示其他對稱圖形)請學生舉例。
6.(課件出示),蝴蝶說:哦,我知道了,我的衣服是因為師說:小朋友們知道是什么原因沒有做好嗎?你們能幫她改一改嗎?(課件展示修改的動作,蝴蝶說:謝謝大家?。?/p>
三、利用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進一步拓展學生對對稱圖形的認識
(一)蜻蜓和蝴蝶來到了圖形屋。(課件展示)
1.一位長方形說:小蝴蝶,你能夠找出我的對稱軸嗎?師說:小朋友們,你們能幫她找一找嗎?請拿出長方形的卡片,想辦法、找一找、畫一畫,說一說。(課件展示)
2.用同樣的方法你能自己找正方形的對稱軸嗎?(課件展示)
3. 師說:你能找出圓形有幾條對稱軸?(課件展示)
4.小結(jié)。師說:小朋友們真聰明,能找出同一個對稱圖形不同的對稱軸。
(二)她們又來到了圖形超市。(課件展示)蝴蝶說:這些圖形的另一半到哪里去了?
1. 出示圖1,請小朋友們把它們的另一半畫出來。(課件展示)
2. 出示圖2,讓學生自己畫。(課件展示)
四 、隨著故事的結(jié)束,使學生和老師在美麗的動畫中強化對對稱圖形的認識,進行自我評價
1.今天大家和蝴蝶一起認識了美麗的對稱圖形. 你能說說它們哪兒美嗎?
2.同學們真不錯,能夠找、畫、剪對稱圖形,而且還幫助蝴蝶設計衣服,真希望有一天何老師能穿上你們設計的衣服。
3.讓我們再一次欣賞生活中這些美麗的對稱圖形。(課件展示)
【人教版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教案 軸對稱】相關(guān)文章:
,
戴氏教育小學文化課補習
戴氏教育小學文化課補習培訓,成都小學文化課補習上百校區(qū),就近咨詢,專屬定制學習提升方案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1~3頁和練習一的第1~3題?!窘虒W目標】1.通過動手實踐,使學生意識到量物體應該用相同的工具來量。2.認識尺子,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會用厘米度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3.培養(yǎng)學生的估算意識和能力。4.培養(yǎng)學生動手實踐和合作學習的學習方法,并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窘虒W過程】一、感知量物體可以用相同的工具來量導入:同學們,今天老師...
成都小學生課外輔導培訓機構(gòu)哪家好
戴氏教育小中高課外輔導培訓,專注文化課補習培訓30年,針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教導,從基礎(chǔ)上矯正學習能力,為以后打下良好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