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四年級數(shù)學補習_成都小學暑假文化課補習
,成都小學生課外輔導培訓機構哪家好
戴氏教育小中高課外輔導培訓,專注文化課補習培訓30年,針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教導,從基礎上矯正學習能力,為以后打下良好基礎
一、教學內(nèi)容:書P11例3的內(nèi)容。二、教學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知道個位上的數(shù)相加滿10,要向十位進1的道理。學會正確計算兩位數(shù)...
,成都小學生課外輔導培訓機構哪家好
戴氏教育小中高課外輔導培訓,專注文化課補習培訓30年,針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教導,從基礎上矯正學習能力,為以后打下良好基礎
教材分析:
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第三冊P59-60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jīng)歷操作活動和觀察線段的過程,會用自己的語言描述線段的特征,會數(shù)線段的條數(shù)并會畫線段。
2、使學生在觀察、操作中逐步培養(yǎng)思考、探究的意識和能力,并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情境中樂于學習,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感受生活里的數(shù)學事實。
教學重點:
認識線段的特征。
教學難點:
線段表象的建立。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毛線、直尺或其他可畫線段的工具、長方形紙等。
教學流程:
一、 初步認識線段
1.感受線段的“直”
師:村長交給了喜羊羊一個難題,(課件出示一曲一直兩條線段)你能來幫喜羊羊解答一下這兩條線哪一條更長嗎?
根據(jù)學生反應,師:你能想出什么辦法比較呢?
預設學生回答:把彎的那條拉直
師:(拿起手中的一根毛線)你究竟是怎么把它拉直的呢?(指一名學生展示)
師:像這樣,“把線拉直,兩手之間的這一段”就叫線段。線段可以用
表示。由此可見線段是直的。(黑板貼展示線段,直的)隨后指兩名學生指一指毛線哪一段是線段。(注:從左往右指和從右往左兩種指法)
2.感受線段的“兩個端點”
師:你能從他手中的毛線上找到線段兩端的點嗎?指學生指出兩手捏住的地方。
師:兩手捏住的地方叫做端點。板書:兩個端點
師:現(xiàn)在同桌兩人互相合作,一個人拉住毛線,另一個人指出哪一段是線段,并說說端點在哪里。
3.深入感受線段特點
師:通過剛剛我們對線段的學習,你認識線段了嗎?預設學生踴躍說認識。
師:我不信,我要考考大家,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認識了。在是線段的下面打勾,不是線段的打叉。
你能不能將這些線段分類呢?
師:將不是線段的去掉,說一說線段必須同時滿足的條件是什么?
仔細觀察線段,你發(fā)現(xiàn)他們還有什么特征?(有長有短)
講解完后,師:現(xiàn)在你閉眼想想你心目中的線段是什么樣子的。
二、鞏固線段特征
1.從生活中和圖形中找出線段
師:其實我們身邊也蘊藏著許多許多的線段,不知道細心的小朋友你們有沒有發(fā)現(xiàn),比如我們的小尺上就有線段,你能找一找嘛?
師:你再觀察一下你身邊還有哪些物體的邊也可以看成是線段?并指出端點。
師:聰明的小朋友不僅幫喜羊羊解決了一個大難題,還能從身邊的物體中找出線段,我相信你們也一定能從我們學習的圖形王國里找到線段的,想不想來挑戰(zhàn)一下?
展示
師:這是一個幾邊形?你能從中找到線段嗎?(分別請同學指出線段和端點)
然后獨立做想想做做第二題,展示成果后,讓學生猜測六邊形、七邊形、八邊形等分別是由幾條線段組成的。由此可得:幾邊形就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
2.從長方形紙上折出線段
師:同學們憑借自己的聰明才智闖過了一關又一關,村長又出難題了??蠢蠋熯@里,(將紙對折)告訴我我折出的這條折痕是不是線段?端點在哪里?你能不能折出一條比她短的線段?比它長的呢?最長的呢?
師:比較一下這三條線段的長度,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有長有短)
3.學會畫線段
(1)讓學生試畫
師:剛剛我們認識了那么多線段,你能不能選擇一條畫在你的作業(yè)紙上?首先想一想,你可以借助什么工具畫?
(2)展示學生作品并交流,作線段的流程。
投影展示學生作品,并評價。
預設學生線畫的不直,師:大家來評價一下他的線段畫的完美嗎?哪里有欠缺?
預設學生少一個端點,師:他的線段畫的完整嗎?少了點什么?
(3)老師演示線段
師:左手用力按緊米尺,另一只手沿著米尺的邊從左往右畫出來一條線,然后再線的兩端畫出兩個小豎線代表端點。這樣一條完整的線段就完成了。
(4)學生鞏固畫線段
師:現(xiàn)在,你能畫出一條比剛才更漂亮的線段嗎?同桌互相欣賞。
三、作業(yè)鞏固
師:既然大家已經(jīng)會自己動手畫線段了,那想想做做第三題我相信你一定也能順利解決。(讓學生自己讀題)
師:那如果有三個點,每兩點之間只能畫一條線段,猜猜看,畫出來,會是什么圖形呢?自己動手試試看。
學生思考后,在作業(yè)紙上操作,并交流互相欣賞。
師:三個點都難不倒你們,現(xiàn)在給你四個點,你能再試試看嗎?
學生在作業(yè)紙上操作,小組互相交流。學生班級交流。
師:有人只畫了四條,你們畫了幾條?是哪兩條遺漏了?你有什么好的方法,做到不遺漏,不重復?
預設回答說:先畫四個外邊,再將對角線連起來。
師:通過投影,向學生展示,從一個端點畫起,與其他的點都先連起來。指名一個學生到投影上進行動畫操作,要求該生先確定一點,再全部畫完。
四、本課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跟隨著喜羊羊的步伐解決了一個又一個難題,這節(jié)課認識了什么那什么樣子的是線段呢?你還學習到了什么本領呢?回去后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體的邊是線段?下節(jié)課再交流。
【蘇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認識線段》教案】相關文章:
教學內(nèi)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連加連減設計意圖:本節(jié)課安排在學習 100以內(nèi)的加法和減法的基礎上,...
教材地位:
這部分教學內(nèi)容是在學生已有加法、減法與乘法的混合運算的基礎上安排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簡單,是對加減混合運算的延伸,在以后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中經(jīng)常要用到。學好這部分知識對學生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重大意義。
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了加減混合運算和加法、減法與乘法的混合運算,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基礎,對書寫格式也已經(jīng)掌握,并掌握了一定的解決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學習起這部分知識,沒有太大的難度。
教學目標:
讓學生經(jīng)歷聯(lián)系生活中的問題來進行除法和加、減法的運算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經(jīng)驗,體會除法和加、減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我根據(jù)本節(jié)課內(nèi)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及小學生的認知水平,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列綜合算式解決兩步計算的問題,掌握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
2.過程與方法:掌握混合運算計算過程,能熟練計算,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初步感受混合運算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會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
教學重點:
探索并掌握含有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對、加、減、乘、除四則混合運算能夠正確計算。
教法學法:
1.針對本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以及小學生的特點,我主要采用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進行情景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和小組合作法,并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課件輔助教學。采用這些方法及手段,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了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
2.小組合作學習。學生通過小組內(nèi)交流從題目中獲得的數(shù)學信息,說說解題思路,來解決實際問題。
3.學生通過獨立列式計算,交流計算順序和結果,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興趣
(1)出示7×6 24,指名學生板演計算,總結運算順序。
(2)課件出示例2.
(3)找出例2中的數(shù)學信息,引導學生提出問題。
(4)在同學們提的問題中選擇“每個足球比籃球多多少元?”來研究。
二、學生交流、合作、探索、歸納方法。
(1)鼓勵學生探究
師:關于這一節(jié)的問題,每個足球比籃球多多少元?老師想放手讓同學們自己解決,依托小組的力量,先獨立思考,再交流分享自己的觀點。
生:學生獨立思考,小組合作交流,教師參與其中收集信息。
(2)學生代表匯報本組內(nèi)的發(fā)現(xiàn),教師補充,教師引導學生說出計算步驟,和書寫格式。
(3)及時總結:在一個算式里既有除法也有加減法,我們應該按怎樣的順序計算。(先算除法,再算加減法。)
三、鞏固拓展 強化新知
(1)課件出示算式,147-72÷6 327-56 78 56÷8×15
32×3 37
學生說說計算順序。
(2)給計算順序分類,(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按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計算。)
(3)畫出第一步計算什么,再計算。
設計意圖:練習時按照,先說計算順序,再畫出第一步計算什么,最后計算的模式進行練習,這樣學生有說到做,明確了計算順序,提高了計算能力。
四、歸納總結
(1)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含有同一級運算的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含有兩級運算的按先乘除,后加減的順序計算。
(2)你還有什么不明白的?
板書設計:
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
45-70÷2
=45-35
=10(元)
1.當綜合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減法時,要先算乘除,再算加減。
2. 在一個算式里,只有加減法或只有乘除法時,要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進行計算。
通過板演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過程,讓學生直觀的了解除法和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并及時的進行計算順序的文字總結,給計算順序分類明確。達到學生正確計算的目的。
【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混合運算》教案】相關文章:
,
小升初文化課銜接班報名
文化課補習培訓班,銜接補習班,打好基礎,無縫銜接新學期課程。
,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目標:(1) 鞏固100以內(nèi)加、減法,提高計算能力。(2) 學會用豎式計算連加連減,尤其是連加、連減豎式的簡便...
小升初文化課銜接班報名
文化課補習培訓班,銜接補習班,打好基礎,無縫銜接新學期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