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流單招補習
樹立每天就是6月7、8日、每題都是高考題的意識。高三要有好感覺,不痛苦,很充實。不要緊張,只要從現在開始都不得及,努力做出,一定是有回報的。
識——夯實基礎、揚長補短我們一直強調要落實基礎,對于高考來說,基礎知識多牢都不為過,沒有最扎實、只有更扎實。為什么要如此強調基礎的落實,主要基于三個原因:首先,沒有扎實的基礎,最后根本就沖不上去,到了最后大綜合的時候,就會進入瓶頸階段,漏洞百出,學習首先要抓微觀,要抓細節(jié),要弄懂弄透,做到怎么問都問不倒;其次,高考更加注重基礎的考察,如果我們基礎不過關,最后高考關我們就過不去;最后就是高考的特點,高考的題是千變萬化的,要考原題幾乎是不可能的,但是萬變不離其宗,形變神不變,神就是“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維方法”。。
將所有可考的知識點列出一個大的框架,這樣你是不是省事很多,還學習的特別有條理呢?拿政治這門學科來說.主要是哲學/經濟/政治/文化四個部分,你就一個部分畫一個框架圖啊,在腦內形成一個思維導圖,做題的時候對號入座就行。俗話說孰能生巧,只要多多練習就能形成題感,一眼就能看出哪些不符合題意,哪些與史實不符。
有人說,春考是秋考的風向標。此話不無道理,但我認為真正的風向標應該是“考試綱要”。有鑒于此,我特別想提醒參加秋考的考生,要用一顆平常心來看待春考試題。對于春考卷中出現的個別生疏的、甚至生硬的題目,不要大驚小怪。重要的是從春考卷中確認和發(fā)現一些規(guī)律性的東西,便于在以后的復習中繼續(xù)體認和掌握。
突出重點,不要平均使用力量。所謂重點:一是指自己學習中的弱科或成績不理想的課程或某些薄弱點;二是指知識體系中的重點內容。訂計劃時,一定要集中時間,集中精力保證重點。
綜合分錄取原則已成主流,文化課成績成為你上大學的最后保障!
記得2019志愿填報時,有家長說過,“怎么大多數院校都用綜合分錄取了”那2020年情況是怎么樣?文化線還有可能提高嗎?
首先,教育部在《關于做好2019年普通高等學校部分特殊類型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明確要求提高藝術類本科文化控制線。
其次,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模式的省份中,除、海南、陜西(部分批次)、貴州等采用專業(yè)分投檔的個別省份外,絕大多數省份高職單招均采用綜合分平行志愿進行投檔。
而在實行非平行志愿投檔的省份,按照各高校自己的規(guī)則進行錄取。而這些高校絕大多數按綜合分投檔和錄取,極少數按專業(yè)分或文化分投檔與錄取。
平行志愿錄取的實施,很大一方面是錄取原則的統一,自2018開始,很多省市地區(qū)實現平行志愿錄取,改的就是統一的錄取方式,比如藝考改革風向標的山東生,2018年的改革,聯考類院校錄取原則統一是:美術類專業(yè)按專業(yè)成績占70%,文化成績占30%,折算形成綜合分(綜合分=專業(yè)成績×750÷300×70%+文化成績×30%),折合成750滿分制。
綜合分錄取原則已經成為主流。
但是有個問題:綜合分錄取和文化比重增加有什么關系呢?
答: ①綜合分錄取的解釋是,文化和專業(yè)以各種比例相加,文化分至少占30%,甚至有個別省份文化分占比超過專業(yè)分(如江蘇、湖北)。
②專業(yè)的滿分一般是300分,但是文化的滿分是750分。所以專業(yè)分差出來50分已經很困難了,但是文化分相差100分很正常。另外,高考是最后考的,在統考、??际Ю那闆r下。
文化課成績,可能會成為你上大學的最后保障!
有的考生可能會說,我努力學習專業(yè)一樣也可以考上大學,這么說也可能,但是每年聯考閱卷的比例,高分考生是大家所能看到的,這個比例不會增加,校考閱卷也是如此。
能夠站到金字塔頂端的又會有多少人呢?對于大部分考生還是需要重視文化課的學習的。這個是一種趨勢,每年都會有學校改變錄取原則,每年的文化錄取分數都會上升。小伙伴們提前準備。希望小伙伴們在專業(yè)沖刺的同時,不要忽視文化的學習~
另外,藝考生中的文化大神越來越多了,近兩年,500+以上的文化分并不少見,而且會越來越多的。
另外,2020年藝術校考仍然會減少,美術??几卿J減到不足40所。相信大部分考生在聯考結束之后,就會回歸文化復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