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有哪些不一樣_新高考的變化
特長也就是自己擅長的科目,自己的優(yōu)勢科目。在初中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接觸物理化、政史地這六門科目了,經過三年的學習,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認識,知道哪些科目是自己的優(yōu)勢科目,如果不清楚,那就看看自己的中考成績,成績好的一般不會是自己的弱勢科目。選科的時候,盡量選優(yōu)勢科目,這樣高考的幾率會大一點。
3+1+2選科注意事項 高考改革方案有哪些
一、新高考有哪些不一樣
文理不分科,多地實行“3+3”模式,外語一年兩考
在高考新方案中,文理不分科已成各地高考改革趨勢,高考科目“3+3”也成眾多省份未來高考的新模式。
“3+3”模式是指,報考普通本科院校的考生,其高考成績將由語文、數學、外語3門統(tǒng)一高考成績和考生選考的3門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等級性考試科目成績構成。學生不再分文理科,可以自主選擇選考科目。就3門選考科目而言,各地多采用“6選3”模式,即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個科目中自主選擇3科作為考試科目。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采取的是“7選3”模式,除了以上所提到的6科,還多了“技術(含通用技術和信息技術)”這項科目。
在分值設置上,絕大多數省份明確統(tǒng)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每科滿分150分,學生自選3門科目每門滿分100分,總分合計750分。不過,上海、西藏有所不同,明確3門選考科目每門70分,高考成績總分滿分660分,此外,江蘇高考科目分值尚未最終確定,但明確比現行的480分要高。海南要求以每個科目原始分轉換后的標準分呈現考生成績,這是目前僅有采用標準分這一計分方法的省份。
與高考科目變化相對應的一項措施是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不少省份也公布了改革時間表。比如,北京將從2017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從秋季入學的普通高中起,年級開始實施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實行合格性考試和等級性考試,計入高校招生錄取總成績的學業(yè)水平考試3個科目成績以等級呈現,其他科目一般以“合格、不合格”呈現。
強化孩子的理解 老師會通過孩子們的學習情況.然后在繼續(xù)下一節(jié)的內容還有的孩子理解能力不是很好,也就跟不上老師上課的進度.學習的內容不容易消化.還有的孩子覺得這些我還沒有理解,老師已經開始進行下一節(jié)了,但補課的老師也會按照孩子的學習情況給孩子進行講解.力求破除“一考定終身”是新一輪高考改革的重點方向。在已公布高考改革方案的19省份中,絕大多數省份明確,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考生可選擇其中較高一次考試成績計入。
深化外語考試改革上,上海明確要建設外語標準化考試題庫和標準化考場,外語考試要為今后其他科目逐步推行標準化考試積累經驗。
二、新高考的變化
變化一:科目設置不同
和現行方案相比,新方案統(tǒng)考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3門,不分文理,使用全國卷;選擇性科目由學生根據高校選科要求,結合自身特長興趣,以及中學的辦學條件和特色,首先在物理和歷史中選擇1門,再從思想政治、地理、化學、生物中選擇2門,即“3+1+2”模式。語文、數學、外語3門科目,以及選擇性考試科目的考試時間安排在每年6月,考試成績當年有效。
變化二:分值變化
現行方案中,文科類、理科類考生三門統(tǒng)考總分為480分。各科分值設定為:語文160分,數學160分,外語120分。語文、數學分別另設附加題40分。兩門選修科目測試,以等級來呈現的。
高三歷史補習班戴氏教育因材施教 對準提升點 全面了解孩子:面對面溝通,全面了解學生個性特點、學習情況完善測評 定制課程:根據學生個性特點、學科需求定制個性化輔導計劃 針對性授課:資深教師根據孩子特點授課,專業(yè)團隊貼身服務 成績提升:抓住失分點,定期總結學習效果
從6個選考科目當中選出3個來,一共有20種選擇方式,但肯定有些方式是值得推薦的,有些組合方式是不值得大家去選的,比如文綜這種組合就是最糟的一種方案,因為選了政史地三科大學就只能報一半的專業(yè),另一半專業(yè)都不能讀,都會有限制。
新高考7選3聰明組合,高考3十3科目如何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