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建設路小學六年級暑假補習班報名時間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教案(十)第4課時解決問題教學內容:教材第7頁內容,第9頁練習一第8題,第10頁第9~11題。教學目標:1.通過推測、比較,學會選用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2.鞏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長度單位表象,培養(yǎng)學生估測物體長度的意識。3.感受測量物體長度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建立長度觀念的意義。教學重點:會選用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教學難點:在明確長度單位...
,成都小學生課外輔導培訓機構哪家好
戴氏教育小中高課外輔導培訓,專注文化課補習培訓30年,針對小學生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和教導,從基礎上矯正學習能力,為以后打下良好基礎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教案(九)
第3課時認識線段
教學內容:教材第5、6頁內容,第9頁練習一第6、7題
教學目標:
1.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自己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2.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想象、操作能力、合作意識以及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觀察、感知線段,體驗線段的兩個特征:直的和可度量的。
教學難點:學會量線段、畫線段的方法。
教學準備:刻度尺;各種彎的、直的實物若干,如牙膏盒、吸管、繩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明確目標
1.課件出示一條彎曲的繩子,讓學生想辦法量出它的長度。
2.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線段。(板書課題)
二、體驗感悟,建構新知
1.認識線段
(1)感知線段。
學生觀察準備好的牙膏盒、直的吸管、彎曲的吸管、鉛筆、繩子、鐵絲等。從中找出自己認為是直的東西。
教師引導學生發(fā)現這些物體的邊的特點。
學生自由發(fā)言后,教師介紹端點,并在黑板上點兩個點,并標明端點。
(2)建立線段的概念。
師拿出實物,邊摸實物的邊介紹:牙膏盒的這條邊,直直的,有兩個端點,可以看做是一條線段。
指名學生抽象出物體表面所包含的線段。
教師連接前面黑板上畫出的兩個點,告訴學生,這樣的圖形就是線段。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教案(九)】相關文章: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不進位加》教案(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掌握豎式的結構和計算方法,理解相同數位對齊和數位相同的數才能相加的算理,能熟練準確地筆算兩位數加一位數及兩位數加兩位數。2、過程與方法。通過擺小棒等活動,探究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加的豎式計算法則,從而能夠自主探究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不進位加的豎式計算方法。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通過情景探索計算方法,發(fā)現解決實際問題的方法,感受數...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教案(十)
第4課時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教材第7頁內容,第9頁練習一第8題,第10頁第9~1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推測、比較,學會選用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2.鞏固建立的厘米和米的長度單位表象,培養(yǎng)學生估測物體長度的意識。
3.感受測量物體長度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建立長度觀念的意義。
教學重點:會選用合適的長度單位描述物體的長度。
教學難點:在明確長度單位過程中學會思考,比較。
教學準備:課件、學生尺(厘米尺)、米尺等。
教學過程
一、互動對話,明確目標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教案(十)】相關文章:
,
戴氏教育小升初補習班,初一文化課提分復習,讓孩子提前適應初中上課方式,做到學習思維的轉變。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上冊第二單元《不進位加》教案(二)一、教學目標1.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用豎式計算。2.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過程,體會計算的多樣性。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二、教學重點利用學生已有的計算經驗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正確計算。三、教學難點理解兩位數不進位加法的算理,并能正確計算。四、教學具準備投影、視頻、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