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草市街三年級體育課輔導計劃哪里好 _戴氏小學補習班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37~39頁。教學目標:1.讓學生能在直角的基礎上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2.經歷觀察、比較、操作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
,小升初文化課銜接班報名
文化課補習培訓班,銜接補習班,打好基礎,無縫銜接新學期課程。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克與千克》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克與千克》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8587頁。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生活情境中,使學生初步形成質量的概念,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
2.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 000克。
3.使學生了解用秤稱物品的方法。在實際操作中自主選擇合適的秤稱物品。
4.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品質量的意識。
教具準備:
(教師用)多媒體課件,兩袋糖各500克,一袋鹽1千克,彈簧秤,電子秤,天平一袋蘋果1 050克等。
(學生用)六人一組:一個2分硬幣約1克、兩顆花生米1克、兩袋糖各500克、一袋鹽1千克、天平等。
教學重點:
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知道1千克=1 000克。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估測意識。
教學過程:
一、體驗輕重
1.指名抱一抱老師,抱一抱同學,說說有什么感受?
2.猜一猜 師出示一包鹽,一包糖,猜猜是糖重,鹽重,還是一樣重?(生猜)有什么好辦法?
生:可以用手掂一掂,用秤稱,看包裝袋。出示包裝袋上的質量。
3.學生匯報課外調查的質量情況,師隨機板書。請小朋友觀察板書,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生1:都有關克與千克的。生2:還有g、kg的。
二、出示課題克與千克
1.師說明g和kg分別是克與千克的國際單位符號。
2.請小朋友用手掂一掂文具盒與數(shù)學書的質量,誰重?有什么方法?
生:用秤稱。師出示課件各式各樣的秤說說在那里見過這些秤?要判斷文具盒與數(shù)學書的輕重,選哪種秤比較合適?
3.出示天平。師簡介天平的構造及使用,學生分小組進行實驗。
二、動手操作,初步建立質量觀念
(一)感知1克的質量
1.設疑:你知道1克大約有多重嗎?
(生:其實我們用的一個2分硬幣就大約重1克。)
2.動手掂掂:說說自己有什么感覺?(學生動手掂量硬幣,感覺1克很輕。)
3.合作找找:在各組的商品中,有大約重1克的物品嗎?
生l:一小塊橡皮。
生2:2粒黃豆。
生3:1個扣子。
4.互相說說:你是怎么找到的?
師:同學們真棒!舉了這么多例子。大家桌上有一些物品,請同學們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然后用天平稱一稱。
(二)感受幾克、幾十克等重量。
1.師:老師想稱一下物品。(把游標撥回到0)游標不夠用,等會兒我們用砝碼來稱。(出示雞蛋)雞蛋放在這邊,大家先猜猜看,雞蛋大約有多重?可以拿起來掂一掂。
2.生猜:10克。師:這是一個10克的砝碼,放上去,怎樣?(肯定不止10克)生再猜(不斷調試)50克。差不多了。我們可以說一個雞蛋大約重50克。
3.其實,我們身邊很多物品都有把它的重量標出來。今天,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件物品,下面請大家輪流當小考官,把自己的物品讓組里的小朋友掂一掂、猜一猜,比一比看誰猜得最準確。
(三)感受1千克的重量
1.師:請同學們從學具袋中拿出一袋鹽,掂一掂、估一估一袋鹽有多重?
生1:300克。
生2:比300克多,好象是350克。
到底是多少克呢?我們一起來看看質量標注:500克。
師:一袋鹽重500克,那兩袋呢?
生:1000克。(板書)
師:請同學們再來掂一掂1000克重的鹽。(學生掂量)
師:如果我們再來稱一稱這兩袋鹽的重量,用天平合適嗎?
生:不行!重了。
師:今天我們還帶來了電子秤,誰知道電子秤的用法?
(學生介紹。)
師:來!放進方便袋里稱一稱,看看!有多重?
生:1千克。(板書)
師:還是這兩袋鹽,計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稱是1千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得出:1000克=1千克
2.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大約是1千克?
3.練一練1,第88頁 1、2 。
三、全課總結
學了今天的新知識,你想說些什么?
四、實驗操作,填寫報告單(以小組為單位,估計組內的物品重量,再驗證,看誰估得準)
物品名稱
【《克與千克》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37~39頁。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能在直角的基礎上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地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經歷觀察、比較、操作等數(shù)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能力,進一步建立空間觀念,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
3.會用相關的工具畫出直角、銳角和鈍角,通過看、說、折、畫、拼、評價等多種形式的活動,學會與他人合作和交流,學會提出問題并運用一定的策略解決問題,初步形成評價意識,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
4.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建立自信心;通過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重難點: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正確區(qū)分銳角、鈍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學準備:
1.教具準備:CAI課件,三角板。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平移》教學設計及反思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平移》教學設計及反思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第四冊第41頁例1。教學目標:1.知識技能目標。(1)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平移現(xiàn)象。(2)使學生能在方格圖上數(shù)出圖形平移的格數(shù)。(3)初步向學生滲透變換的數(shù)學思想方法。2.情感目標。(1)向學生滲透熱愛大自然,主動探索科學的思想...
2.學具準備:練習紙、三角板、活動角、小棒、粘紙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課件出示:小精靈和上海楊浦大橋的畫面)
小精靈:小朋友,還認識我嗎?我是你們的好朋友聰聰,今天我要帶大家去游覽上海的楊浦大橋,聽說每根斜拉的鋼索和中間制成的柱子之間的角度可有講究了,是許多工程師智慧的結晶?。?/p>
師:原來造大橋還要用到這么多有關角的知識,你能找出橋上的角嗎?
[設計意圖:創(chuàng)設小精靈聰聰帶學生游覽上海這一生活情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求知欲。]
二、探索新知
1.感知角。
學生指角,教師用鼠標點擊相同的地方,抽象出角的形狀。
師:小朋友觀察得可真仔細,這些角都是由什么組成的?
生:角是由一個頂點和兩條邊組成的。
師:在找出的角中,有沒有我們學過的角?請說出它的名字。
生:1號、3號角我們學過,是直角。
師:他們說得對嗎?用什么方法能證明它們是不是直角?
學生(七嘴八舌):讓我們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就知道了。
課件演示比角,發(fā)現(xiàn)有的和三角板上的直角完全重合,有的不能重合。
師強調: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幫助判斷時頂點要重合,一條直角邊重合,再看另一條直角邊。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引發(fā)學生自覺參與學習過程,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角的形狀,符合低年級學生的認知特點,為學習新的知識作鋪墊,同時又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索意識。]
2.給角分類。
師:那現(xiàn)在你們能對這六個角進行分類嗎?
生:能!
師:請同桌小朋友先仔細觀察這六個角,再進行分類,分好后說一說是怎么分的,為什么這樣分?
同桌交流,教師巡視,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導。
分法一:分成兩類,1號和3號放在一起,因為它們都是直角;2號、4號、5號、6號在一起,因為它們都不是直角。
教師評價:這一組是根據是不是直角來分的,挺有道理的。
分法二:分成三類,1號和3號放在一起,因為它們都是直角;4號、6號,放在一起,因為它們都比直角小;2號、5號放在一起,因為它們都比直角大。
教師評價:小朋友經過觀察,動腦,把這六個角分成了三類,一類是──直角;一類──比直角?。灰活惄ぉけ戎苯谴?,你能給這兩類角取個名字嗎?
生:比直角大的角叫鈍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銳角。
師:你為什么取這個名字?
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
(學生取得名字有道理,要表示認同,如果能直接說出鈍角和銳角,要表揚,這位小朋友懂得可真多,看得出已經認真預習過了,說明很會主動學習。)
[設計意圖:同桌合作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和諧的交流氛圍,使學生學會傾聽、交流;給兩類角取名,意為理解銳角與鈍角,教師適當?shù)脑u價,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的喜悅。]
3.找生活中的角。
師:參觀完楊浦大橋,讓我們認識了兩個好朋友,那就是──鈍角和銳角?,F(xiàn)在小精靈聰聰又要再帶我們去上海的嘉年華游樂園,(課件出示:游樂園)這里的游樂項目非常多,你能說說圖中哪里有角嗎?
學生每說一處角,教師鼠標點擊相應的地方抽象出角的形狀。
師:你能說出這個角的名稱嗎?(直角、鈍角、銳角)
師:不但游樂項目中有角,在我們的周圍、我們的身上也有許多角,看誰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找到的角最多!
學生找生活中的銳角、直角、鈍角。
[設計意圖:緊密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讓學生在找角的過程中不僅鞏固了對角的認識更使學生感受到角就在我的身邊,數(shù)學就在我們的身邊,這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創(chuàng)造角。
A.動手操作
師:看來,我們小朋友很善于觀察,剛才小精靈為我們當導游,讓我們經歷了一次難忘的旅行,增長了許多知識,我們是不是應該送一份禮物給小精靈,表示感謝呢?
生:應該。
師:做禮物時,要求小組合作,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拿出紙袋里的學具或尺子,用不同的方法創(chuàng)造一個直角、一個鈍角、一個銳角,比一比哪一組的方法又多又好!
課件出示制作要求:小組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創(chuàng)造一個銳角、一個直角、一個鈍角。
課件播放輕快音樂,學生動手操作,師巡視并指導。
B.反饋欣賞
師:老師剛才巡視時發(fā)現(xiàn)同學們都很愛動腦筋,咱們班心靈手巧的孩子還可真多呢,現(xiàn)在就讓咱們來欣賞各小組完成的禮物吧!
展示學生作品:
師:介紹一下你們組用什么學具創(chuàng)造了什么角?
第一類:做角,用棒搭角,做活動角
第二類:折角,用紙折角
第三類:拼角,用三角板拼角。
5.畫角。
師:通過剛才的動手操作,老師發(fā)現(xiàn)同學們已經會用不同的方法展示這三種角了,那你能動手畫這三種角嗎?請小朋友分別畫一個銳角、一個直角、一個鈍角。
學生動手畫角。
展示學生畫的角,并請學生介紹銳角和鈍角的畫法。
師:現(xiàn)在老師給你們1分鐘的時間,畫銳角和鈍角,并寫上它們的名字。畫得快的小朋友可以多畫幾個。比一比,看誰畫得又多又好。
反饋,展示畫得既好又快的學生的作品。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做角、折角、拼角、畫角一系列的活動,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及合作意識。]
6.數(shù)角。
師:老師剛才也和大家一起畫角,你能數(shù)一數(shù),有幾個角嗎?
A.學生獨立數(shù)角。
B.請一名學生演示數(shù)角的過程。
三、聯(lián)系實際,應用概念
活動:小小畫家。
課件出示當小小畫家,設計要求:請同桌合作一個人做動作,另一個人畫角來表示這個動作,把練習紙上不完整的人物補充完整,邊畫邊和小伙伴交流,用了哪些角。
[設計意圖:把本課的知識融入到生動有趣的畫面中,不僅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讓學生體會到數(shù)學知識的應用過程;在學生創(chuàng)作過程中,激活了學生的已有經驗,放飛學生的想象,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四、全課小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又產生了什么新的疑問?把它們記錄下來,放進成長袋里。
【《銳角和鈍角》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
戴氏教育小學文化課補習
戴氏教育小學文化課補習培訓,成都小學文化課補習上百校區(qū),就近咨詢,專屬定制學習提升方案
◆您現(xiàn)在正在閱讀的《平移和旋轉》活動課教學設計文章內容由收集!本站將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學資源!《平移和旋轉》活動課教學設計平移和旋轉是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shù)學二年級下冊第3單元圖形與變換的教學內容,教學時可進行以下活動課的設計:活動目標:1.使學生在活動中加深對圖形平移和旋轉的特征的感知和體驗,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動手操作能力。2.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驗成功的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