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汪家拐小學生語文補習哪里好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單元《不進位加》教案(七)教學內容:二年級上冊第11頁情境圖,第12---13頁例1、例2學情分析:因為學生已經學會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口算的方法,已經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礎。而本節(jié)課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學習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新知識,并通過動手操作,交流的方法突破新課的難點,從而更好地獲取知識。教學目標:1、使學生理解100以內的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法的算理,掌握筆算方法,能正確...
,戴氏教育小學文化課補習
戴氏教育小學文化課補習培訓,成都小學文化課補習上百校區(qū),就近咨詢,專屬定制學習提升方案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單元《不進位加》教案(四)
教學內容
教材11-13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理解算理,掌握筆算加法的書寫格式,能夠拿正確計算。
過程與方法
通過操作,觀察等活動,引導學生歸納計算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歸納,概括和操作能力。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在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和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重點:豎式計算的書寫格式。
難點:筆算的計算順序。
教法:講解演示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準備:課件 小棒 計數(shù)器
教學過程
一 復習導入:出示課件
12 7= 13 5= 8 11= 13 3=
二 探究新知
1.提出問題,導入新知
課件出示教材第11頁主題圖
學校組織二年級四個班去參觀博物館,二(1)班有35人,二(2)班有32人,二(4)班有34人,每個班由2名老師帶隊。問: 二(1)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教師提問:你能回答這個問題嗎?用什么方法計算,怎樣列式?(學生合作討論,指名匯報)教師根據學生匯報板書算式。將寫好的紙條貼上去,讓學生觀察算式
特點,從而引出課題:100以內數(shù)的加法(不進位加)。(板書)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單元《不進位加》教案(四)】相關文章: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單元《不進位加》教案(八)教學內容: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進位加),教科書11~13頁的內容及練習二的相關習題。教學目的:1.掌握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不進位加)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進行豎式計算,提高計算能力。2.通過觀察、操作,自主合作歸納出筆算加法的法則。學情分析:1.重視對教材情境圖的應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不竭動力,教學中要結合學生的...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單元《不進位加》教案(五)
教學內容:
教材第12頁例1,例2及做一做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能力目標:探索并掌握兩位數(shù)加兩位數(shù)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
情感目標:培養(yǎng)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學情分析:
學生對于寫豎式筆算是剛接觸,因為學生已經學會兩位數(shù)加整十數(shù)和一位數(shù)口算的方法,已經有了一定得口算基礎。而本節(jié)課就是在這個基礎上進行學習不進位加法的筆算方法新知識,并通過動手操作,交流的方式突破新課的難點,從而更好地獲取知識。
教學重點: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 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理解相同數(shù)位上的數(shù)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切記相同數(shù)位要對齊。。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學校決定組織我們二年級的小朋友去參觀博物館,出示圖。你從圖中知道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嗎?
生自由回答。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二單元《不進位加》教案(五)】相關文章:
,
小升初文化課銜接班報名
文化課補習培訓班,銜接補習班,打好基礎,無縫銜接新學期課程。
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第一單元《長度單位》教案(一)《認識厘米》教學設計【教學內容】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2、3頁認識長度單位-厘米【教材分析】知識解讀:測量是空間與圖形的重要內容之一。認識厘米是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的開始,是今后學習其它長度單位和有關測量問題的基礎。本節(jié)課是學生第一次正式接觸長度單位,教材以古代人們用身體尺為測量工具,測量課桌的長度得到不同的結果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體會建立統(tǒng)一度量單位的必...